为什么有些朋友一走进办公室就感觉非常不舒服,哪怕是工作很清闲?为什么有很多朋友一回到家就烦躁想发火?为什么很多人都在同一个时间段感冒,总是有那么几个“漏网之鱼”?为什么一个家族中,有一些人患有遗传疾病,但是总有一些人不受影响?火山、地震等自然灾害真的只是自然现象吗?今天的这本书就给出了答案。
我们之前分享过一些赛斯书系列书籍,《个人与群体事件的本质》(The Individual and the Nature of Mass Events)也是《赛斯资料》中的重要著作之一,由简·罗伯兹(Jane Roberts)传递。书中探讨了个体和集体如何影响集体现实,以及我们如何通过觉察和改变自己的信念来塑造更美好的社会和人生。

延续了赛斯的风格,这本书依然非常晦涩难懂,但是里面传递的信息很重要,也解释了当下的很多问题的真正原因。
1. 传染病和社会集体信念
以前就有一些修行的朋友分享过自己的经历,就是全家除了他都感冒了或者都感染了病毒。为什么只有自己是健健康康的,什么事情都没有?这从医学的角度是很难解释的,因为一般的病毒感染会通过近距离的呼吸道飞沫传播。其实全家的感冒和全家的集体信念有关,同样,一种疾病的大范围流行,和更广泛群体中普遍存在的负面集体情绪有关。一个人如果不断修行,和自己的内在有更深的连接,隔绝了这些集体信念,就不容易感冒。
赛斯提到,个人的健康状态与其信念系统密切相关。一个人如果深信自己会生病,或者认为某种疾病是无法避免的,那么这种信念很可能会影响到他们的身体,甚至导致疾病的发生。在群体层面上,当一群人共同信仰某种疾病的流行(例如某种传染病的爆发),他们的集体恐惧和焦虑反而可能加剧疾病的传播。赛斯指出,流行病并非仅仅由病原引起,而是由群体中普遍存在的恐惧、焦虑和集体心理状态引发的。比如:有一个人长期持有自己家族中有遗传疾病的信念,结果他在成年后也患上了类似的疾病。赛斯指出,这种信念并非单纯的遗传,而是这种深植心中的信念潜移默化地影响了身体健康。
2. 历史上的许多灾难事件是由一个群体的恐惧、对立、仇恨情绪和集体信仰所共同创造的
赛斯通过战争的例子解释了群体信念如何导致灾难性的事件。例如,当社会群体普遍存在敌对、恐惧或对外部世界的威胁感时,这些信念通过集体的情绪和行为展现出来,最终可能引发战争或社会动荡。赛斯指出,历史上的许多战争由一个群体的恐惧、对立、仇恨情绪和集体信仰所共同创造的。这些信念不断强化,最终引发了冲突。
3. 美国大萧条与社会群体的恐慌、焦虑
经济问题常常不仅仅是由物质因素引发的,更多的是由社会群体的恐慌、焦虑和集体信念所驱动。
赛斯举了1929年美国大萧条的例子。在这场危机之前,社会普遍相信“市场永远上涨”,这种信念使得大量资本投入市场。然而,当一些负面消息引发了人们的恐慌时,集体的恐惧心理迅速传播,并导致了大规模的抛售和经济崩溃。

赛斯认为,经济的恐慌并非完全由客观的金融问题引起,而是集体信念、情绪和对未来的焦虑所驱动的。经济危机的发生往往是群体对未来的悲观看法加剧的结果。
4. 历史上正在上演的版本不止一个
赛斯还提出,历史并非固定不变,它是根据不同的集体信念和情感状态有不同的版本。在不同的现实版本中,同样的历史事件可能会有完全不同的结局。也就是巴夏提到的同时存在的平行宇宙。赛斯举了一个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例子。在某些现实版本中,战争可能并没有爆发,或者战争的过程和结果完全不同。这是因为在不同的信念系统下,群体的行为和选择会有很大差异。历史的走向并非单一,而是多元的,取决于群体信念和个体的选择。历史并非固定不变的,其中一个案例就是曼德拉效应,曼德拉效应最早的起因是: 2010 年一位研究超自然現象的姐们儿 Finona Broome 发现自己和好多人都有类似的一个恍恍惚的记忆:纳尔逊曼德拉应该是在 1980 年代已经死于监狱了,而且能记得起当年自己看过的报道、葬礼的电视片段,甚至是曼德拉遗孀赚人热泪的演讲。这个说法提出后,得到大量网民回应,表示有相同记忆。而历史上的记录是曼德拉后来出狱到 2013 年才去世。 这两个历史其实同时存在,而且很有可能还有其它的版本,只是我们很难觉知到。
5、火山、地震等自然灾害的真实原因
赛斯提到火山、地震等自然灾害并非单纯的自然现象,而是集体意识与地球能量互动的结果。地球本身是一个活生生的意识体,而人类的信念、情绪和集体心理状态,会影响地球的能量流动,从而引发相应的自然事件。赛斯强调,当集体信念中充满恐惧、压抑、愤怒或焦虑时,这种能量可能会通过地球的物理层面释放出来,表现为地震、火山爆发、飓风等灾难。
赛斯提到,地震往往发生在人类社会高度紧张或冲突的时期,例如战争前后、经济崩溃时期,或当大量人群感受到压抑与无助时。地球就像一面镜子,反映人类集体意识的状态。如果大量个体感到压迫、愤怒又无法表达,这些情绪可能会在地球层面“爆发”,形成地震。
“人类的情绪能量并不会凭空消失,它们会在某个层面找到出口。如果这些能量无法通过和平的方式被处理,它们可能会以地震或其他地球变化的方式展现出来。”
6. 集体意识正从以小我(Ego)为中心的思维模式向更高的当下意识(Presence)转变
赛斯也提到了群体信念的转变而发生的集体觉醒。例如,女性解放运动的发生,往往是因为集体信念的转变,人们开始质疑旧有的社会结构和价值观念。赛斯提到,随着集体觉醒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平等和自由的价值,这种集体信念转变了社会结构,它是由是由大规模的集体信念转变、共同的理想和意识的觉醒所引发的。(美国历史上有过两次规模较大的妇女运动。一次发生在19世纪中叶至2-世纪初之间,其宗旨是为美国妇女争取选举权。第二次的美国妇女运动始于本世纪60年代中期)
《当下的力量》的作者埃克哈特·托利认为,当前,人类的集体意识正从以小我(Ego)为中心的思维模式向更高的当下意识(Presence)转变。这一觉醒意味着摆脱恐惧、焦虑、评判,进入平和、宽容和真正的自我认知。
对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赛斯在《个人与群体事件的本质》中强调,我们的信念创造现实,社会中的大规模事件如战争、疾病流行等,都是集体信念的体现。如果我们总是关注负面信息,沉浸在恐惧和无助感中,就会加强这些现实的显现。因此,我们需要觉察自己的信念,避免被消极思想控制,转而建立积极的观念,例如“世界正在改善”“我的正向能量能够影响他人”。
此外,我们的情绪状态也会扩散到整个集体意识,愤怒、焦虑或恐惧不仅影响个人,还会渗透到社会之中。因此,调整自己的情绪,减少对负面新闻的关注,练习感恩、冥想、深呼吸,保持平静和正能量,是改善个人与集体现实的重要方式。当越来越多的人改变自己的信念和能量状态,社会的整体状况也会随之转变。
与此同时,赛斯提醒我们,世界并非固定不变的,而是可塑的,每个人都在创造未来。如果我们相信自己无能为力,认为现实无法改变,我们就在削弱自己的创造力。但如果意识到自己的信念、情绪和行动都能影响世界,那么我们就能成为推动积极变化的一部分。因此,我们要有意识地选择关注点,与其沉溺于社会问题带来的恐惧,不如关注那些正在改善世界的正向事物,并积极行动起来,比如帮助他人、传播正能量、参与有意义的活动。现实的走向取决于我们的信念和选择,每天都可以问自己:“我今天做了什么,让世界变得更好?”
改变世界从改变自己的信念和能量开始,我们每个人都是现实的创造者,而非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