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一本书,这本书《心乃大药》由释行贵禅师所著,释行贵禅师出家前在医院做大夫,后在因工作过于劳累,于一九九六年被诊断出罹患晚期结肠癌,并已扩散到子宫、卵巢、骨盆、腹壁等处。病后,禅师放下俗事,归隐少林,深研禅医,经过一番调养锻炼后,癌症自愈,遂以此经验治病医心,救人无数。本书汇集了作者20年抗癌经历,50年治病经验,一辈子修行智慧。

这本书结合禅学、中医和个人抗癌经历,探讨了健康与疾病的根本原因,特别强调心态对健康的影响。特别是她个人的经历,如何从已经全身癌症扩散到逐步恢复健康,以及这本书几记录的其它的案例,都很有借鉴意义。
释行贵禅师自身抗癌的经历(结肠癌晚期康复)
作者在1996年被确诊为结肠癌晚期,癌细胞已扩散至子宫、卵巢、骨盆、腹壁等处。她长期工作16小时以上,过度劳累且不注重个人健康。通过调整身心得以恢复健康,从癌症晚期存活20多年,至今仍保持健康,成为禅医的重要实践者。她的恢复过程简单点说,包含心态调整和生活方式调整:
心态调整:
通过念诵“南无观世音菩萨”,保持平和心态,放下生死执念。她体验到“身着白衣的观世音菩萨洒甘露水”的奇迹后,内心产生强烈的求生信念。她领悟到疾病是因过度追求名利、劳累过度、心态失衡导致。
生活方式调整:
她回到少林寺出家,遵循禅修生活,吃素、静心、戒除世俗欲望。住在养蜂人的破旧房屋里,远离喧嚣,每天诵经、练功、打坐。化疗后胃口极差,她尝试模仿牛羊吃草,将野草榨汁饮用,身体逐渐恢复。练习达摩易筋经、八段锦、呼吸操,增强气血循环。
书里面还介绍了很多养生方法,比方说:四季养生六字诀,这里介绍其中2个。
少林寺有一种四季养生六字诀,就是用呼吸来自我锻炼和疗疾的,流传千年,受益的弟子无数。
胸中闷气一“嘘”而光
用“嘘”字口型呼气,可以调养肝脏,治疗肝病。
做法很简单,双腿自然盘坐,两手轻握拳,置于两膝之上。先吸足气,然后用“嘘”字口型呼气。同时身体向后仰,并自从左向右旋转一周,同时“嘘”气呼尽也刚好转完一圈。接着再吸气,沿相反的方向旋转一周,即自右向左旋转。左右各转一圈为一次,每天早晚各做六次。
杨女士42岁,因胸闷、乳房胀痛找禅师求治,用这个方法,两天后,胸闷消失,5天后,乳房不再胀痛。她又见到到禅师的时候,说:“我胸口这股闷气终于出来了。”此女之病虽然看似与肝无关,但是闷气、乳房胀痛皆因肝经不通所致,所以用此法效果极好。

“呼”口气让您有个好脾胃
经常用呼字口型呼气对人的脾胃非常好,做法是,两腿自然盘坐,双手在腹前十指交叉,吸气,双手上抬至胸前时,翻掌向前顶推出去,同时用“呼”字口型呼气。手推至极点时,气呼尽;翻掌落下时吸气。此为一次,每天做六次。
然后,双掌重叠(男子左手在内,女子右手在内),从上脘穴处用力下推到下脘穴。反复推六次。双手姿势不变,依然相互重叠,在胃部左拉右推。
左拉:双手放在左肋下章门穴附近,右手(男子为左手)四个手指着力从左肋下拉(男子动作为推)到右侧章门穴。
右推:用右掌根(男子用左手手指)着力,从右章门推(男子动作为拉)到左章门,直至肠鸣音出现为止。左右推拉时均用呼字口型呼气,在左右肋部转掌时吸气。
最后,双掌重叠放在中脘穴上按逆时针方向按摩36次,再按顺时针方向按摩36次,此为平补平泻。
上脘和下脘两个穴位都很好找,我们从腹部往上摸,会摸到两块骨头,这就是肋骨,顺着这两块骨头往上,会发现它们有一个交点。这两块骨头就像一个向下的“人”字,交点这个地方就叫剑突,从剑突的位置到肚脐是8寸,中间一半的位置,也就是4寸的地方就是中脘。从中脘向上1寸就是上脘,向下与肚脐的正中间,也就是肚脐向上2寸就是下脘(本书取穴皆以“同身寸”为准,即以被取穴者拇指指间关节的宽度为1寸,见一九四页)。
找章门穴有个有趣的方法,把一只手向上,手心贴在脸上,下边肘尖的位置就是章门穴的位置。

书里面还记录了其他人恢复健康的案例。
患有肝癌的富豪
一位富豪因肝癌陷入困境。一位刘姓企业家,家财万贯,但长期管理企业压力大,患上肝癌。他一直坚持念经修行,但仍然无法避免疾病。
在禅师的指引下,他反思自己过往生活,发现自己长期对下属发怒,对利益执着,造成肝气郁结。通过禅修和放下执念,调整心态,不再过度计较名利。
他改变作息,不再熬夜、过度操劳。遵循“过午不食”,减少晚餐对身体的负担,增强肝脏自我修复能力。练习禅医中的呼吸法,调节情绪,减少怒气对肝脏的损伤。
最终,通过心态调整和生活方式改善,病情明显好转,肝癌症状缓解。
老太太因生气导致中风
一位60多岁的老太太,在市场买菜时收到了一张50元假钞,怒不可遏,赶回去找摊贩理论,结果对方早已离开。她越想越气,突发中风,被送入医院,花费上万元治疗。
在禅师的指引下,她认识到情绪对健康的影响,反思自己因小事发怒,导致血压骤升,引发中风。认识到“怒伤肝”,过度愤怒会破坏健康。
她采用佛家“放下”的理念,不再执着于小事,避免情绪波动。学习打坐、呼吸调节法,帮助自己在遇到不公时保持平和心态。
最终逐渐康复,并坚持在寺庙听课,后来身体越来越好。
退休干部因懒惰导致健康衰退
一位退休老先生,虽然没有重大疾病,但经常感到疲倦、精神不振,自觉“比同龄人老得快”。
禅师建议建议他每天捶背,因为人体背部有督脉和膀胱经,敲打可以振奋阳气、促进气血流通。但他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未能见效。后来听从建议每天坚持敲打,三个月后精气神明显改善。
他慢慢地也逐渐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早睡早起,子时前入睡,调理气血。适量运动,避免长期久坐导致气血瘀滞。
最终经过半年调理,身体逐渐恢复精力,老化速度明显减缓。
以上就是书中的一些经典案例。
癌症患者:调整心态+饮食调理+禅修锻炼,恢复健康。
肝癌患者:减少怒气,放下执念,调整作息,改善肝功能。
中风老人:控制情绪,避免怒气伤肝,学会放下,防止疾病复发。
退休干部:坚持运动,保持阳气充足,避免气血瘀滞带来的早衰。
以上就是这本书里面一些经典案例的分享。这些案例都强调心态、作息、饮食、运动、情绪管理的重要性,如果得了疾病,有一定不要紧张焦虑,觉得未来无限黑暗,而是要积极调整心态,调整作息、积极锻炼,通过这些改变,每个人都可以逐渐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