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Leave a comment

美赫巴巴的七条经典语录,在二元对立的世界实现灵性的无限 | 明心灵修

在国内好像并不这么有名,我也是最近看到他的书以后才知道他的名字,从文字中能感知到他的灵性确实很高,或者是说他已经摆脱了小我,无时无刻不和他的大我融为一体,包括后面选取的他的一些文章中的经典内容,也是让你继续瓦解小我,扩展自己,和大我合一,很值得称赞的就是他并没有把我们这个物质世界批的一无是处,或者完全放弃世俗生活,反而提倡在我们这充满二元对立的世界实现灵性的无限。

介绍一下他,美赫巴巴原名叫默文·希瑞亚·伊朗尼(Merwan Sheriar Irani),于1894年2月25日生于印度普纳。1913年,在德干学院读书的默文与灵性大师——穆斯林老妪赫兹拉·巴巴简相遇。巴巴简在他额头上的一吻,一刹那间把他提升到上帝状态。他失去对造物界的意识,仅仅觉知到与道合一的无限喜悦(也就是三摩地)。九个月之后,默文的意识焦点又逐渐回到周围环境上。此后,他建立了灵性社区美拉巴德,设有免费医院,穷人和精神病人收容站,普通教育和灵修教育结合的免费学校,有44年的静默史,一直在做慈善事业和灵修教育,留下了一些很经典的书。有些人问他是哪种宗教,他说,“我个人的宗教,即我是至古无限者;我向所有的人传授的宗教是“爱神”——这是一切宗教的真谛。”

以下,选取他的书里面的一些经典的内容,还是像以前一样,希望大家阅读的时候放下评判,放下逻辑思考,用心感受,并且多实修来自己验证。

有限的表面存在 

你是无限的。你实际上无所不在。然而,你却认为你是你的身体,因而把自己看作有限。如果你认为你是身体,在坐着,你则不知道你的真性。假如你向内观,体验你的灵魂的真性,你就会认识到你是无限的并超越万有。然而,你却认同于身体。这种错误认同是愚昧造成的,它通过心媒介产生效力。常人认为自己是肉体。达到较高灵性层面的人认为自己是精体。圣人认为自己是心。但是,在所有这些事例中,灵魂都没有直接地自知。它们不是不掺杂假象的纯思维情况。灵魂作为灵魂是无限的,且独立于心或身。然而出于愚昧,灵魂让心所支配,成为“思想者”,有时与形体认同,有时与心认同。从一个尚未超越摩耶领域者的有限角度看,存在着无数的个体。似乎有多少心和形体就有多少个体。事实上,只有一个普遍灵魂,但个体却认为自己有别于其他的个体。在表 面上千差万别的个体心的背后,终极上存在着同一个灵魂,它通过这些个体心经历各种各样的二元体验。多中的一体验到自己是多之一。这都是由想象或错误思维所造成的。

灵性是对生活的肯定 

舍弃欲望并不意味着苦行主义或仅仅对生活持否定态度。对生活的任何否定都会使一个人不近人情。神性并不排除人性。灵性必须使人更富有人性。它是一种积极的态度,能够释放人身上一切美好与高尚的品质。它又为环境中一切优雅可爱的事物增光添彩。灵性不要求一个人放弃世俗活动或逃避责任和义务。它仅仅要求他在世俗活动或履行应尽的社会责任时,从内心摆脱欲望的负担。完美性即不受二元纠纷的影响。无纠葛的自由是自由创造性的最根本要求。因害怕纠葛而逃避生活,是不可能获得这种自由的。它意味着对生活的否定。完美性不是从自然的二元表现中退缩。试图逃避纠葛意味着对生活的恐惧。灵性在于适当和充分地面对生活,而不为二元对立所压倒。它必须坚持对一切幻相的控制-无论后者多么有吸引力或强大。完人不试图逃避生活的不同形式,而是在紧张活动中保持彻底的超 然。

摆脱伟大与渺小对立 

求道者若能完全超然地对待一切工作及其结果,就会摆脱伟大与渺小之间的毒害性对立。世俗人通过成就来感受其孤立性存在。因而自然地倾向于按有形的数量来判断成就。他们追逐伟大的事物,轻视渺小的事物。从灵性角度看,所谓渺小的事物往往同所谓伟大的事物一样重要。求道者没有动机厚此薄彼;因而以同样的热情对待大事和小事。

超然不是漠然 

选择灵性生活的人,必须在世俗事务中既保持超然,又不至于变得冷淡或漠然。不应错误地把超然理 解成缺乏欣赏力。超然不仅不排斥对事物的真正价值的正确评价,而且是进行正确评价的根本条件。欲望制造错觉,阻挠正确的认识,滋养偏执并维持对外物的依赖感。超然有助于真知和对事物真正价值的洞悉,却不导致意识对外物的依赖。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即了解它们作为同一生命的不同显现部分的真正意义,看透事物表面多重性的面纱,即摆脱对事物的假想孤立和排他性的执迷。灵的生活在于无偏执的全面性和无纠葛的欣赏。它是积极自由的生活,其中灵融入物质,并在自身权威不受削弱的情况下,透过物质散发出光芒。

自我的瓦解带来真理的实现 

真正理想的建立是正确评价的开始。正确评价又反过来帮助消除兴盛于错误评价的自我构成。自我是长期愚昧行为的产物,而任何表现人生真正价值的行动都有助于自我的瓦解。生命不能永远被囚禁于自我的牢笼。它必须在某个时候迈向真理。进化的成熟带来一个重大发现,那就是只要生活仍然围绕着自我的轴心转,它就不能被充分地认识和体验。人因而受个人经验的逻辑所驱使,去寻找真正的体验中心并在真理中重建人生。这带来自我的消亡和被真理意识的取代。自我的瓦解带来真理的实现。强化业相的错误核心必须消失,生活的真正整合与实现才能完成。

非二元的自由与快乐 

有限性产生于以自我为中心的欲望和自我意志。一切形式的占有欲都导致充满局限的人生。例如,如果一个人渴望得到某个人的爱,可他非但没有得到,却输给另一个人,随之而来的是对灵的自由生命的削弱与扼杀-他强烈地意识到局限性。这就是令人窒息的嫉妒痛苦的根源。但如果他在心中涤除了渴望,再来看待这一情形时,他将看到另一个人所获得的爱的自然美。在通过非占有欲而产生的清晰认识中,一个人既品尝到非二元的自由,又品尝到非二元的快乐。他人得到爱就像他自己得到一样-因为他已经与一切生命形式认同,而不再坚持对某个单一形体的要求。

通过非二元实现灵性的无限性 

在非二元中,是摆脱了局限的自由和对事物本来面目的知识与欣赏。唯有在非二元中,才能实现具有不败极乐的灵性的无限性。妒嫉的局限性像诸如嗔怒,仇恨和淫欲等局限性一样。它们都是一个人自找的。所有的有限性和局限性都是主观的和自造的。随着对自我意志和以自我为中心的想象的放弃, 对“是”的无限价值的正确洞悉就会到来。

分享到这里。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