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Leave a comment

帕奥禅师的智慧之光,如何培养定力?| 明心灵修

帕奥禅法属于南传佛教,上座部佛教,也就是平常所说的小乘,是非常接近2600年前佛陀的修行方法,甚至语言都没有随意改动,是巴利语。甚至是穿的僧袍也和当时佛陀穿的一样的。我虽然自己很喜欢大乘的一些经典,但是帕奥禅修这种实修派,也是我特别喜欢的。

帕奥禅师把能看到的内在的光明叫智慧之光。他们是不排斥神通的。他曾经讲到一些有趣的故事,当时佛陀年轻的时候,寻求解脱之道,也有探寻过天眼通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比方说当时看到一片光明以及种种禅相(就是第三眼所见)以后,为什么转瞬就消失了,后来知道是因为定力不够。有时候闭眼看到光明,就会升起一丝怀疑之心,怀疑自己所见,或者有些贪着于所见的,特别想看清楚到底是什么,等等,这些细微心念一升起,马上那种光明和禅相就消失了。后来他放掉这些信念,白天黑夜都可以看到禅相。

帕奥禅师还讲过禅修的时候,种种实修后的体验。比方说禅修的时候看到光,看到人会变成透明,像玻璃一样,这个时候可以观内在组成和变化,可以生智慧,可以解脱。

帕奥禅修

很有意思的是,有一些禅修的内容介绍的就是第三眼开启后看到的景象,比方说闭眼看到光,随着修行深入,光会越来越强,光中也会看到种种境界,比方看到一个人的过去,看到未来,看到更高维度。

如何培养定力

对于要迅速地培育定力,安般念是其中一个最有效的禅修业处。它受到佛陀的高度赞扬 。许多禅修中心都採用它作为 「应用业处」(parihariya kammatthana)来培育定力。如果正确地根据佛陀的指导来禅修,它能够培育心,直到证得四分法的色界第四禅。

根据《安般念经》 (Anapasati sutta ) ,应该依照四个步骤来培育安般念,即:(1)觉知长息;(2)觉知短息;(3)觉知全息:(4)平静气息。遵循注释给予的劝告,在实修时,禅修者被教导先采用「数息法」(ganananaya ) 来觉知入息(assasa)与出息(Passasa ) ,以便迅速地培育正念。

禅修者应该轻松地正直其身而坐,闭上双眼,自然地呼吸,然后只是觉知轻触鼻尖或鼻孔或上唇的出入息,选择当中最明显的地方。

唯有禅修者把念固定于最明显的接触点上的气息,其(安般念)禅修(与定力)才会成就。

他应该把心专注于一个接触点上的的气息,以便培育一境性(ekaggata)–代表定力的心所。他不应该让心飘荡到其他根门的目标,或任何不属于安般念业处的身体感受。

安般禅相

帕奥禅师还提到安般禅相,就是当你的定力够强时,呼吸就会变成禅相。呼吸是由心生色聚所组成的,其中的每一粒色聚里含有九种色法,即地界、水界、火界、风界、颜色、香、味、食素、声音。当定力强时,色聚里的颜色会很明亮。这些色聚里的火界能产生许多时节生色聚,它们里面的颜色也是明亮的。由于呼吸里有数不尽的色聚,一粒色聚里颜色的明亮与其它色聚里颜色的明亮结合在一起,如此产生的光明就是禅相。

就初学者而言,开始时的禅相是不稳定的。那时还不要注意禅相,而应当只专注于呼吸。当你专注于呼吸的定力愈来愈深、愈来愈稳定时,禅相就会愈来愈稳定。刚出现的禅相通常是灰色的。定力提升时,禅相会变成白色的。定力更提升时,禅相会变成光亮透明的,称为似相(patibhaganimitta)。禅相会随着禅修者的心或想而改变:有时禅相是长形的、有时是圆形的、有时是红色的、有时是黄色的等等。你不应去注意禅相的颜色、形状或外观,否则它会继续改变,你的定力也会衰减,因而无法达到禅那。

应当一心只专注于呼吸,直到呼吸与禅相结合为一,而且你的心自动地专注于禅相,那时就要专注于禅相,而不要再注意呼吸。如果有时注意禅相,有时注意呼吸,你的定力就会逐渐减退。

如果能持续地专注于似相,它会变得愈来愈明亮,犹如天上的明星一般。那时你的心会自动沉入似相之中,这称为安止,也称为禅那。就初学者而言,这是非常重要的阶段。

帕奥禅师还讲过一些很有智慧的话,分享一下:

在修行的道路上,只要我们拥有一颗愉快的心,深信体证涅槃是 真正与究竟的快乐,那么我们就能以愉快的心情去克服修行途中所遇到的一切障 碍,并乐观地承受这些辛苦与痛苦。渐渐地,当修行的经验多了,我们就能掌握生起喜悦、轻安、快乐的窍诀。继续不断地修行,进一步就能掌握自在入定等的窍诀。如此继续努力,最终我们将能获得如实知见,亲身体证涅槃的至乐境界。

心会制造心生色法与时节生色法,当心在净化的同时,身体也同时被净化。所以,当某些阻滞在体内的负能量被释放出来时,心将被负能量所笼罩,使人觉得犹如被困在一种混浊、朦胧的境界中,以致一些禅修者会觉得无精打采,甚至会有症状如晕眩、呕吐、头痛等而无法久坐与专心禅修,这些现象通称为“好转反应”,发生在禅修者的“排毒时期”。在这段修行进展的过渡期间(旧有的负能量被清除以便日后能容纳更多的正能量),禅修者只须放松、放宽身心与顺其自然,不必担忧。在这过程之后,身心会更轻松,禅修也就更容易了。

修行最忌与其他人比较,这样会为自己带来压力,而且会带来不善心。一旦知道自己修到的阶段好过他人时会升起我慢心、自负;又一旦知道他人的修行好过自己时也会出现自卑、羡慕,自卑与羡慕也是属于我慢心在作祟。

一个时时刻刻能让自己活在当下和安住于法的人,他就是全世界最快乐的 人。

在这个超越时间的领域里,你体验到当下,正如数千年来所有智者所体验的当 下一样。它永远如此,没有差别。你已经进入了“现在”的领域。

有定的心是清净的、皎洁的、无斑点的、离去随烦恼的、柔软的、适业的、确 立的、达到不动的。

心真正的休息处并不是在睡觉时,而是在四禅。

只要在睡醒一直到入眠这时段的行、住、坐、卧,不间断的保持正念正知、意 守、不忘失并专注于禅修业处,多一份耐心、恒心,默默耕耘,不问收获 ,就像种 一棵果树,我们不能期待今天把种子播下后明天就长出果实来,我们能力可以做到的是以耐心、恒心、细心的照料果树,为果树浇水施肥,我们不能掌控果树生长的速度。只要我们默默的做好自己的本分,其余的就顺其自然,交给因果法则处理就好了。

先分享到这里。

最后感谢一位朋友的反馈,这位朋友的奶奶是一位84岁的中风患者,之前半边身体已经不能动了,以下是清理6天后的反馈,恢复还是比较快的。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